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以圆满为结局,但一定是为圆满做准备 文/ 木兮兮李
952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作者在大学生时听到说做博主和写作能挣钱,于是凭借着高中时期作文的文笔不错,一头扎进写作中。写作的第一个月里,昨者每天4点钟起床,写作到7点,然后去上班。写各种故事,一个月里,写了40多篇文章好几十万字,但却没有一篇被编辑选中。作者一气之下删除了好多文章,并决定放弃写作。过了两天,却发现下班之余,自己仍然不自觉拿起笔,开始写东西。他发现,虽然写作没能像当初想的那样解决自己的经济危机
散文 952
阳春三月,大地回暖。我们沿着春风,顺着阳光,落脚于汉江之畔,亲近段家河,放眼薛家湾。这里樱花正在盛开,雪白雪白的把山川点缀如一幅水墨画。段家河是旬阳市的一个镇,薛家湾是一个社区。樱桃树一根二根三根排列着、站立着、点缀着村庄院落;一亩两亩三亩的连着勾画出风景满满;一阵风吹过,草木晃动,摇曳生辉生绿生景生出风光无限;一片阳光洒在薛家湾,落在草尖上,落在枝头上,落在人心上,灿烂一片明媚,润泽出村民的笑脸
散文 723
老家的村子地处汉江南岸的巴山深处,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盛产油桐。油桐树是古老树种之一。《周书》曾经赋予油桐花“清明之花”的地位。春天刚刚到来,寒流还没完全退去,油桐花就开了。那花一朵一朵簇拥着,有着丝绸般的高贵,印着纯朴的红晕,而这种淡红,配上花瓣纯粹的底白,有着情窦初开的羞涩。在柔和的清风里,点点雪白翩然起舞,旋转回首间,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那是我们孩提时代最快乐的时光。花开过后,
散文 769
一花园岭,是陕南安康的一个偏远村庄。我在这里出生、成长,这里有我少年时的奔跑与眺望,也有我成年后的思绪与梦想。在离开花园岭之前,我曾无数次向往着外面的世界,并为此暗暗在心底许下过微小的诺言“离开永不回来”。实际上,花园岭并未给过我一丁点的亏欠,反而一直在小心翼翼的馈赠,后知后觉的醒悟,往往需要更多或更长的时间。我曾经向往外面的世界,如今看来只是祖上无数代人累加的期许,并不是一个孩子最初内心真实的宏
散文 955
每个人都有老家,老家就有老庄老房子。老家是无法抹去的记忆,老庄子房前屋后林果树葱浓,栽植的奇花异草芬香扑鼻,门前淳淳流水,四周山环拥抱,像一把大圈椅,老庄就座落在椅子里。老家虽在后山,山大沟深,群山奇峰,云雾缭绕,似人间仙境,优美的风景给人以安慰,愉悦之感……在过去,回趟老家到老庄老舍看一下,行路难。没有公路,走山路,涉水过河,一年或几年才回一次。如今,盘山公路翻山越岭,四通八达,回趟老家既方便又
散文 1037
在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独自一人来到山中的一条溪流。 微风佛面,流水潺潺,一溪两旁的青山直插云霄。映入眼帘的是白云,蓝天;还有树林,花草。临近清明,芽叶生发,嫩绿一片。成群的小鸟,在林中翻飞跳跃,欢声笑语。和煦的阳光从山头抛洒下来,融入溪水,清心明目,浑身舒坦。那洁净如玉的清水,从深沟里缓缓漫出,轻歌曼舞,微波粼粼。白沙、卵石和水草,在水中摇摇晃晃,星光点点。螃蟹、小鱼和小虾,在水中自由
散文 943
最美四月天四月,春光明媚,春山如黛,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时光。四月似花儿与少年那么美好,青年人像春天般风光,一切邂逅在春天,是那么朝气,那么旺盛,那么青春的活力。四月,处处充满蓬勃的生机。万物从沉静中跳跃出来,绵绵春雨把大地染绿了,软软春风把河水熨暖了。山下,那汨汨溪水,亦是跟着湍湍流来;山上,田野里披上一片绿装,鲜花纷纷露出了笑脸。四月,风和日丽,柔软的柳条,深情款款地随风飘荡。一缕缕微风,吹得紫
散文 737
清明回老家祭祖,加上要办杂七杂八一些事,就在老家多呆了几天。 作为陕南一座盆景式中心城市,这两年的变化确实有点大,出落得有点像十八的姑娘,令人刮目相看。但最恋人、最勾魂的还要数州城包子。商洛古称商州,便有州城之称。地处秦头楚尾,横跨南北气候过渡带,加上过去是南北通畿之水旱码头较多,饮食文化兼容并蓄,融合南北。州城的小吃花样多、种类广、味道好,既有川滇之麻辣,也有湖广之鲜香,还有北方之酸
散文 871
从旧书中翻出一枚枯萎的蒲公英,色泽已成暗黄,但花朵仍保持着开始的模样,突然的出现,如故友的重逢,想起了往年的故事。 那时,刚迎检完,连日来的超负荷工作和紧张的状态,突然之间如泄洪的闸口,整个人无论身心达到前所未有的放松。该加班的班不加了,该补写的记录不补了,每天悠闲的上班下班,吃饭睡觉玩手机,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手机玩累了,斜卧在椅子上征征出神,我才感到了一种漫延的
散文 915
最近,人民网发布的“好好干,日子会越来越甜”这篇文章火了,但不是受万人追捧,而是受到普遍质疑。 这话放到三年前甚至更早些时候,绝对是一剂很好的心灵鸡汤,语言朴素,情真意切,好像一个长辈或者领导对下属的谆谆教诲,和风细雨版直抵心田,很中听、很受用。 但看似这么好一句话,为什么引起了网友的不悦甚至挤兑,应该值得加以思考。 一句话之所以能够产生共鸣,不是语言多优美,修辞多恰
散文 95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