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往事(118):志愿行动 文/李康平
961
你信不信,有时候礼多并非人不怪,而是礼多反而成了“灾”,有的馈赠往往会给受者造成意想不到的负担?至少,当全国铁路干部职工给原州区贫困农村孩子捐助的近60万件御寒冬衣在固原车站堆积如山的时候,确实让原州区教育部门有点犯难。眼看离学校放寒假只有半个月时间了,几十万件捐助衣物要赶在寒假前发到全区300多所中小学校近10万孩子手中,不仅人手不够,就是车辆也不足呀。就在原州区教育部门犯难的时候,银川铁路分局
散文 961
西海固的冬天实在有些冷,2004年冬天有记录的最低温度达到摄氏零下26度。那天寒流袭来,笔者房间的自来水表竟被冻裂,水泄一地而后从阳台流出,立刻垂悬成一瀑冰挂。然而,西海固原州区的这个冬天,却处处漾溢着春天的阵阵暖意。2004年12月19日,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一行专程来银川,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政领导共商加快宁夏铁路建设大计。会谈之余,部长特意询问了铁道部对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定点扶贫工作情况。当了解
散文 663
去年七月东北行到达中国最北城市漠河已是中午十一点多,在快要进城时,我在路边看见一座清真寺,由于一路走过看见有很多佛教寺庙和清真寺,因为急着赶路,没有时间拜访,心里一直有个愿望,想近距离走进一座寺庙,一探究竟。领队安排漠河第一站参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纪念馆,留用时间四十分钟,车开进纪念馆停车场刚一停稳我第一个冲下车,急匆匆奔向大门口,按照我记忆中清真寺的方向,计划要在四十分钟返回来,我只能跑步才能完成
散文 1210
离别故乡十二年里,多少次在梦里遇见你。那山那水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家门前悠悠流淌的小溪,房前屋后是群山环抱,绿水环绕,山沟沟依山傍水的街道,陪伴我度过难忘的岁月,我怎能忘记?儿时当我放学路过小河边,轻轻的摸摸藏在石头下的小鱼,它是那么机灵、可爱,从我手里圆滑地溜过。我又抚摸河边上小草,忽然草丛里青蛙跳起来叫几声就跳走了。已是夕阳落日,我的肚子饿了,在河水里玩耍,一无所获,不能空手回家啊!连忙和几个小
散文 832
每年一过了十月,来自西伯利亚的寒冷季风便由西向东一波接一波地袭来,使西海固迅速地褪去夏装的翠绿,快得都来不及换上金色的秋装。真仿佛一夜风骤起,千山树凋零,醒来时分,西海固的原野已经是满目枯黄了。往年每到天寒地冻时节,漫长的冬闲便开始了。田间地头风萧水寒,已经不见往日里忙碌劳作的身影。农家小院却开始热闹起来,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倚门斜立,或靠墙蹲坐,东一言、西一语,家长里短地聊起天来。西海固海拔高
散文 789
一 再登牛背梁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南坡的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102省道直达公园门口。公园内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清幽的潭溪瀑布,独特的峡谷风光,罕见的石林景观,以及秦岭冷杉、杜鹃林带、高山草甸和第四纪冰川遗迹所构成的特有的高山景观。众多的景区中,羚牛谷景区道路平坦,适合各类人群游览,这里也是大部分游客到达游玩的区域;六尺岭景区海拔抬升较大,台阶较多,比较适合中青年人及登山爱好者。 再登牛背梁
散文 1049
一 清平乐 卧虎岭卧虎岭位于商州区城东五公里处,距省级重点镇沙河子镇约三公里路。卧虎岭坐北向南,由沟引向岭颠,全长约十公里左右。卧虎岭交通便捷,312国道,沪陕高速,西商高速背腹而过。通讯流畅,移动,联通,电信信号畅通。卧虎岭下沟壑峻美,溪水潺潺,绿意葱葱,蓝天白云,鸟语花香,是得天独厚的市郊旅游目的地。因岭上一奇石的形状得名。其巨石型似老虎,凶猛强悍,威武雄壮,震慑四方。相传,早年当地百姓
散文 846
在城市里居住得久了,许多事情司空见惯,便也习以为常了。比如小学门前,不管是晴、是雨、或是风,每天快要放学的时候,总有一道令人百感交集的风景:数十上百的为人父母或祖父母者,默默地伫立在校门前的人行道上,纷纷朝着紧闭的学校大门里翘首张望。放学铃声一响,孩子们呼啦啦涌出学校大门,父母和祖父母们立刻迎上9去接过孩子的书包,挽着孩子的手说说笑笑,有走路回家的,有推自行车带上孩子的,也有开私家车接送孩子的。其
散文 923
网络时代,你能在网上找到任何你想要知道的东西。上网打开浏览器,用百度搜索查询“西海固”一词,只用时0.058秒,就可以在网上找到约19,300篇相关内容的网页,可见西海固的名气之大。然而,西海固的名气却同时和另外一个词紧紧联系在一起,那就是“贫穷”。于是,从网上我最先知道宁夏南部山区西海固的,就是她的贫穷,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难道贫穷也是可以扬名的吗?将进西海固扶贫,我的脑海里总想着这个问题。
散文 1008
民以食为天。贫穷说到底,最根本的问题是解决吃饭的问题。有位学者曾形象地比喻说,发展经济是解决今天吃饭的问题,发展科技是解决明天吃饭的问题,而发展教育则是解决后天以至长远的未来吃饭的问题。然而,今日尚未饭饱,明天何从思虑?在原州区农村,我们了解到还有数百名适龄学生就是因为没有解决温饱而辍学在家。贫困地区是只顾及今天,还是更要考虑明天的“吃饭”问题,就这样往往成为穷苦农户的两难选择。在原州区头营镇陶庄
散文 74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