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往事(52):再忆神河 文/李康平
920
注:昨天发稿之后,有朋友“炎黄春秋”私信我说:我们是工农子弟… 不是深山问苦杨子荣唱段,而是第七场发动群众中参谋长的唱段。 深山问苦杨子荣唱段是:小常宝控诉土匪罪状…“还真是我记错了,但是文章已经发出没法更正,只好在这里说明。非常感谢炎黄春秋的批评指正。神河在汉江南岸,离旬阳县城30公里,是旬阳县三大古镇之一。当年神河建制为区,辖周边好几个现在为乡的人民公社。1996年神河撤区建镇,由原神河镇和平
散文 920
记得我调来铁道部之前,跟安康分局领导行前告别,有位分局领导很善意地告诫我,人与人的矛盾到哪里都难能避免,只是不同的地方表现不一样。部机关肯定也会有不和谐的地方,只是部机关的人有涵养,即使桌底下在使绊儿争斗,桌面上依然和颜悦色文质彬彬。此话当时我还不理解,或者不以为然,那只是还没遇到而已。部机关有一种公文格式叫签报,属于一事一报的专项报告,这种公文不同于写领导讲话或者经验材料、理论文章,不需要论点论
散文 807
爷爷生来就是做爷爷的,打我第一眼看见爷爷,他就是那么老。花白的头发,满是褶皱的脸上留下了岁月打磨的痕迹。一双浑浊的双眼充满了无限慈爱。牙早已掉光了,一根旱烟袋不是噙在嘴里,就是别在裤腰里。爷爷是正月生的,因此有一个喜庆的名字——新年。新年到,爷爷的生日就到了。每当过年的时候,爷爷总要拿一些白面馍端到牛圈里细细地掰碎,一点儿一点儿地喂给老牛吃。年年如此,从不例外。这在人都还没有完全填饱肚皮的当年来说
散文 1664
开封包公祠的规模并不大,占地仅一公顷,主要建筑有照壁、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左右碑亭等,但其中的故事却很多,且值得仔细揣摩。二殿的中央竖立着宋代《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上面镌刻着北宋时期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及上任年月,最显眼的是,正中包公名下出现一条深深的凹痕。这是因为包拯倍受人们的敬仰,历代游客都要用手去指点其名,经过千百年的盘磨,竟然在坚硬的大青石上留下一条指痕,这真可谓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
散文 950
开封包公祠旁边就是包公湖,其还有段离奇的故事。相传,包公小时候,他二嫂怕他长大后分割家产,就将其推入井中。不成想小包拯在井下找到一块古镜,它可以照见人世间的丑恶现象。后来包公凭借此宝镜明察秋毫,除暴安良,做了许多大快人心的好事。包拯临死之前,将这面神镜沉到了开封府门前的湖泊里,湖水因此变得清澈透明,光洁如镜,能够映射出尘世中的美丑善恶,人们为感谢包大人的恩德,所以称其为包公湖。参观完包公祠,我便顺
散文 863
树挪死,人挪活,这是一句老话。1981年10月,我从车间工人越过段机关直接提干到分局机关。时隔8年,我再从分局机关越过路局机关直接到铁道部机关,两次挪动,两次工作环境变化,都是我职业生涯的跨越,为我打开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一个人从熟悉的地方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环境,通常容易紧张不安,甚至焦虑恐惧,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陌生环境恐惧焦虑症。我第一次走进铁道部机关大楼,走进路风办公室的时候,就有一种被震
散文 996
《孔子家语·六本》云:“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第一次读到这句话,还是中学生的时候,觉得这话说得简直了!同学们互相传抄,工工整整地写在笔记本上,用来自警自励。在我的人生路上,我深深体会到能够及时得到智者的指导帮助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本来大路朝天,各走半边。本来你走你的路,并不干别人什么事,但是如果这个别人愿意热心指点你如何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顺,虽然有时说话可能严厉一点、甚至刻薄尖
散文 887
工作中要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开会发言要有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写作更要有自己的思考、感悟、观点。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抄写别人写过的字,如同嚼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铁路政工系统有信息报告制度,而且每月每季都有统计、评比、通报。我任安康分局政治部办公室主任时,有次铁道部政治部办公室在郑州局分片召开路局政工信息工作调研座谈会。部政治部的会议一般召开到铁路局一级,因为是在郑州局召开
散文 701
在这个人们非常羡慕的机关,我工作30多年了,的确是什么业务都干不来,同志们说我是一个酒囊饭袋、机关闲人。但领导能够量才使用,一直把我安排在可有可无的岗位上。虽然无所事事,可我凭时间和讨好卖乖的特长熬了一个职务,也算是一个中层干部。别人不能小看我,论资格,我是老机关了;论待遇,我一点也不少;论人缘,我还真有一群铁哥们。所以,我在机关很吃得开,日子过得也不错。我的一大爱好是聊天。我找聊天的对象坚持一个
散文 1063
周二下午,我给父亲打了个电话:“油菜熟了么?我双休日回来帮忙割。”父亲说:“土薄的地方黄了,已开始割了,你忙就不回来了,我慢慢割。”周六早,我到菜市场买了些熟食坐摩的回到家。大门在锁着,我放下行李,跑到屋后的地里,父亲正在割成熟了的油菜。看到我便说:“叫你不回来,我慢慢割么。”“两三亩地的油菜,你一个人割到啥时去了。”我回答道。“我去给你取点儿吃的,你吃了再割。”父亲停下手中的镰刀,往屋里走。“我
散文 1086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