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往事(15):徒步串连 文/李康平
2678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北京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并且再次表示支持红卫兵运动。后来又连续7次接见红卫兵,共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1300多万。毛主席前两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我们正在放暑假,影响还不算大。开学之后,毛主席又在9月15日、10月1日连续接见红卫兵,在全国大中院校引起强烈反应。大概是上面有通知,国庆节过后,我们学校也开始有组织地推荐学
散文 2678
从1966年算起,“文化大革命”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历史学者、专家对文革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无数亲历者对文革往事的回忆更是浩如烟海。然而,从文革开始时才12岁的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回忆文革往事,没有“主义”、“路线”之争,也没有“阶级”、“派系”之分,不同于官方正统
散文 3809
上篇写完,我的儿时好友李明立刻发来微信问,还有拐枣、沙果、垢甲糖怎么没写?还真是疏忽了。回忆儿时喜欢的安康吃物,怎么能少了拐枣、沙果、垢甲糖?说实话,我对拐枣的记忆有限,于是上网求助百度搜索了一下“拐枣”,立刻显示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60,000个”,仅百度百科对“拐枣”的专业性解释就有数千字。我立即打消了百度求助,还是回归我儿时的本真回忆,那怕有限,但总要有趣。拐枣是儿时的一种非常廉
散文 2789
此篇的主题是水果,这当然是儿时的最爱了。我们这一代人正好成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匮乏、食品短缺的困难时期,当年对食品的欲望和追求的记忆刻骨铭心。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一诗有著名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玄宗用快马日夜兼程从南方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事。如今任何一地市面上随时都能买到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盛产的各色各季新鲜水果。而我们小时候交通不便,只能吃到当地水果。有一年父亲到
散文 3663
儿时最快乐的回忆,还数水塘捉鱼、河溪摸蟹、远足垂钓了。从安康老城大南门、小南门出去,现在都成了安康市中心最繁华地带,当年却还是农民菜地,菜地里有个将要干涸的水塘,水很浅,便显得鱼很多,大鱼也许农民都已捞尽,剩下的都是农民不要了的一指多长小鱼。大人不要,孩子们要。于是我们几个男孩子相约着去水塘捉鱼。开始我们站在水塘一边抓起一把泥往水塘另一边水沿用力扔去,溅起一片水花里就能将池边的小鱼连带着砸出水面。
散文 2919
在去宣传队之前,我在仓库连经历了部队转战河北的搬家装卸。从宣传队回仓库,又遇上了部队到河北之后的安置装卸,一前一后正是仓库连装卸最为繁忙、艰苦的两段时间恰好都让我赶上了。我觉得这似乎是一种天意,有意采用这样一种艰巨考验来锻炼我的体魄、磨炼我的意志、培育我的品格,后来再看这一艰巨考验对我的确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致影响到我整个人生。在安康五里铺那段时间搬家装卸,每隔两三分钟就来一辆车,装卸1排和2排
散文 3174
暑假到的时候,山里的孩子像干渴的鱼儿遇到了淙淙流淌的清泉。学校刚一宣布放假,我们便得意洋洋地摇晃着脑袋跳出校门,甜丝丝的山风像家长派接我们的姐妹,早早地守候在学校南边的山路上,我们一蹦出校门,就快乐地投入到山风的怀抱里,山风故意怂恿着我们无拘无束地张狂起来。六月是山野最惬意的季节,蒲公英纷飞的花瓣与蝴蝶比试着谁飞的高,它们像我们的跟屁虫,一直萦绕在我们身边,知了的嗓子亮汪汪的,唱响每个角落,知了们
散文 6373
沧州铁狮子闻名天下,不仅因为其是我国现存年代最久、体形最大的铸铁狮子,而且由于它是文物保护方面的反面典型。沧州铁狮子始建于后周广顺三年,距今已有1071年的漫长历史,其现在的尺寸是高5.78米、长5.34米、宽3.17米,重达32吨。对于如此庞然大物的用途众说纷纭,像解水患、赎罪过、文殊座、壮寺观、镇城池、立威仪等等,并没有统一的权威说法,流传最广的解释是,古代沧州经常遭遇海患的侵袭,所以当地人集
散文 4275
儿时往事当然少不了接受父母教育的记忆,而父母简单而粗燥的“棍棒教育”则是最为深刻的记忆。自从国家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之后,父母对孩子百般宠爱,他们几乎再也没有了挨打的记忆。而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谁没有挨过父母的打?小时候为什么挨打倒不记得了,但是怎么打的,却记得非常清楚。记得有一次父母打我,我钻到床底下,一副“说不出来就不出来”的架势,但还是抵不住父母用长扫帚在床下横扫,还是得乖乖出来“投降”。打
散文 3801
春节刚过完,天就热了起来。不知从那儿飞来的布谷,看见了人们门楣上红艳艳的春联,就开始站在村庄前的坡上唱着令人心情欢畅的无词歌。不几天,布谷竟然把一埝一埝黄灿灿地迎春花唱落了,接着,又把路边的车前草、星星花、荠荠菜和蒲公英唱绿了。人勤春早。父亲如此说。父亲的话刚说完,刘队长的声音就开始在门前路上亮汪汪地响起来。刘队长高一声低一声地叫喊着,让人们到社房里开会。我打开楼门,发现门前路上,坟沟人和沟垴人,
散文 485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