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往事(6):遇险不死 文/李康平
3920
老城水西门现在荡然无存安康老城北临汉江,江边河堤之上是城墙,城北城墙是抗洪防水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年城北城墙大北门、小北门、水西门好几个老城门都还完好无损地保持原样。大北门也叫通津门,小北门也叫临川门,水西门也叫安澜门。这几个城门当年真的有门,每到汛期河水涨过河堤,临近城门时,便将城门的两扇大门关闭,防止洪水进城淹了城池。出了这几个城门便是汉江。小时候一到夏天,水西门、中渡台、磨盘坝等几个河床比较平
散文 3920
安康新城城门儿时的记忆中没有母亲带我们的印象,只记得妈妈当时还年轻,到咸阳进修学习去了。我和二弟要么在幼儿园全托或安师附小食宿,要么在三婆、二婆、还有一个我们叫王婆的保姆家带我们。大概是三年级那年夏天,我在安师附小食宿班的时候,一天发现我的短裤破了个洞,已经露出屁股了,阿姨那里也没有我的好裤子可换。当时父亲下乡去了,母亲在咸阳学习,我害羞就穿了件长袖衬衣,让衬衣下摆遮住短裤的破洞。一天晚上我走在
散文 4118
我在小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事,不是学习,也不是游戏,也不是机场献花这件小插曲,而是“学生欺凌”。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学生欺凌定义为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据说在全球范围内学生欺凌现象十分普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儿童遭受过欺凌。我们班有三个男生是抱团的铁哥们儿,也许他们
散文 3245
部队转战河北之后,番号也改了,11师由5761改为89211部队,53团由5853改为89353部队。团部驻在滦平县虎什哈公社所在地,虎什哈当时有一条不长的小街,团部营房建在街的最外围,往滦平方向依次为团卫生队,1中队,3中队,仓库,汽车连,三营部;往北京方向2中队,机械连,汽车2连,宣传队,4中队,再接过去就是55团辖区。团宣传队的营房在潮河河滩上,坐北朝南的两栋平房。男兵在右侧的几间房,队部和
散文 1246
摘要:据相关文献记载:中国是油菜起源地之一,在陕西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里发掘出的陶罐中,科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炭化的芥菜籽,碳14测定表明这些种子距今有7000年。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历书《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科学文献之一,其中就有“正月采芸,二月荣芸”的记述。芸,即为栽培的油菜,意思是说春分前后开始采摘菜苔,农历二月油菜就开花了。公元前3世纪的《吕氏春秋》也谈到当时
散文 5124
清晨睡意正浓,窗外的雨声将我惊醒,睁眼望去,夜色朦胧,丝丝晨光透过玻璃,洒到床前,天快亮了。打开手机,时间不到四月二日早上六点。我披衣起床,走进阳台,条条雨痕爬在玻璃窗上,窗外仙人指上细密的小刺,依附着一串串的水珠,亮晶晶,颤巍巍,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溜掉的样子,喜煞人。屋外细雨纷纷,窗台滴水飞花,小区里居住的人们大多还未起床,整个院子依然寂静,唯有这沙沙的春雨声,充斥着黎明前的夜空。我穿上雨鞋,撑开
散文 4946
春暖花开,风和日丽,山山岭岭一片片樱花盛开,生机盎然。踏春来到曹家山,雪白的樱花夹杂在青翠竹林中,一座青瓦陈墙的建筑渐渐露出轮廓,在翠竹、樱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古香古色。段家河镇曹家山,得天地造化,山脉源头悠远,倚山带溪,气象回合;左接玉龙山,右绕马道梁,面临碧波荡漾的汉江水,浑厚的大黑山犹如椅背,酷似群山中的一把太师椅,惟妙惟肖,曹家大院座拥中央,令人叹为观止。曹家大院位于段家河镇樱桃湾北岸山峦
散文 3993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父亲从五七干校“毕业”重新“安排”工作,被下放到旬阳县神河区任区委书记兼区革委会主任。于是我们全家从安康随迁到旬阳神河镇。我那时刚从知青返校读高中,便转到神河中学高一年级继续就读。神河中学是旬阳县第三中学,当时最高年级便是刚刚恢复高中一年级的两个班,和流水中学的同学构成一样,班里有初中69级直升高中的,也有许多是初中“老三届”学生已经下乡插队,又从农村知青点返校读高中的。神河中学
散文 4956
1960年9月,我6岁半从幼儿园在班“毕业”上小学,在安康师范附属小学读一年级。我上的是安师附小五年一贯制试验班,试验制有两个班,一班是全日制食宿班,班里大多都是安康地委行署大院的孩子,学校在安康新城,大院在安康老城,现在感觉抬脚就到,小时候却感觉很远,因此食宿都在学校,食宿班还有阿姨专门照顾作息。二班是走读班,班里大多是新城学校附近的孩子。我是在食宿班,我记得有个哈阿姨挺喜欢我们这班孩子,孩子们
散文 4049
往事从儿时忆起,并不是我的儿时就已经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它所反映出当年那个时代一斑,而且总是要有点意思,才值得孩子和旁人有兴趣去读,去想,于是普通的平凡往事便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我的儿时记忆大约是四、五岁的时候,那时我已经上安康地区文教系统办的幼儿园全日班了。幼儿园在鼓楼街往南的十字路口往东的路北,街的尽头是安康地区行署招待所。那时每周只休星期日一天。每到周六下午,父亲便来幼儿园把我和二弟接回家。周
散文 4525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