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瞭望网!

今日瞭望网  www.jrlw.net
39载守护秦巴山区老乡出行路 “明星”列车长向宝林退休了
作者:梁璠   2025-11-06   浏览:5027

11月3日,运行在秦巴山区的6064次公益慢火车上,一场以“向幸福出发”为主题的退休欢送会在车厢内进行。当老车长向宝林将那枚承载着责任与荣光的臂章交到新任列车长谷雨欣手中时,这位在秦岭深山铁道线上坚守了39年的“明星车长”,正式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告别时刻。

6063/6064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运段担当值乘的陕西宝鸡到四川广元的公益性“慢火车”,全程350公里,连接陕甘川三省,途经33个车站,全程票价最低仅4元。为了方便老乡乘车,沿途有20个小站无需提前购买车票,乘客直接上车补票就行,因为价格实惠,逢站必停,深受沿线百姓喜爱,被亲切地誉为“秦岭最美小慢车”。

老乡的“贴心人”:把乡亲难事当自家事

“向车长就是我们山里人坐车出行的主心骨!”提起向宝林,常年搭乘慢火车的菜农们总有说不完的感激。自1987年登上6063/6064次列车,他就把沿线乡亲们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

知道老乡们背着山货赶集怕受潮,他特意在车厢角落囤了好几块防水布,自费买了十多卷捆扎绳,见谁的担子没扎牢就上前搭把手;了解到山里独居老人王大爷腿脚不便,他记准老人每月三号去县城买药的日子,每次都提前在车门边等候,下车后还背着老人的药包送他到公交站;听说李大妈的土蜂蜜没销路,他主动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收购商,帮着牵线搭桥,让山里的好东西能卖个好价钱。

铁路.jpg

为方便沿线老乡出行,向宝林专门建立了“6063次慢火车老乡乘车群”微信群。遇到降雨、降雪等恶劣天气,列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晚点,有了微信群,老乡们可以随时掌握列车开行动态,提前做好出行安排。平日乘车不慎丢落东西,也能在群里求助。除了微信群,列车上还定期开展“‘流动医疗室’送健康进大山”活动,为乘车旅客开展“列车义诊”服务。向宝林希望老乡们在忙碌生计之余,也能关心自己的身体。

39年间,向宝林的口袋里总装着一个磨得发亮的小本子,上面记的不是工作流程,而是乡亲们的“急难愁盼”:张婶的降压药快吃完了,下次到站帮着带一盒;赵家娃要去县城找工作,车站附近的招工信息得留意;甚至谁家的鸡仔要带到镇上售卖,他都记得预留出通风的角落。乡亲们送的自家种的青菜、晒的笋干,他都小心翼翼收好,转头就换成电子秤、创可贴这些实用物件回赠。

这趟公益慢车见证着他与沿线乡亲的点点滴滴。“虽然现在高铁发达了,但是大山深处的老乡们出行,还是依靠我们的公益慢火车,只要老乡们需要,我们这趟‘秦岭小慢车’就会一直地开下去。”向宝林坚定地说。

学子的“守护人”:用陪伴点亮“求学之路”

“没有向车长,就没有我的今天。”当日,专程从河南南阳赶回来参加向车长退休欢送会的乡村选调生牛巧花,捧着精心准备的礼物,红着眼眶回忆起与向宝林车长的相识渊源。从小学到中学,10年间,她每周都要乘坐这趟慢火车往返家与学校,而向宝林就像一位贴心长辈,始终守护在她的身边,让她的出行感到特别安心。

铁路2.jpg

冬天的秦岭寒风刺骨,向宝林会提前半小时到车厢把暖气调足,还把自己的暖手宝塞给冻得发抖的牛巧花;夏天车厢闷热,他特意买来绿豆煮成汤,晾凉后分给每一名求学的孩子。有一次,牛巧花考试失利情绪低落,向宝林坐在她身边,指着窗外的秦岭说:“山里的树能扛住风雪,咱娃也能扛住难处,好好学,将来学成归来,把咱们的大山建设得更好。”

39年来,他护送了一批又一批山里娃走出秦巴山区,仅牛巧花这样记着他的学生就有上百人。这些孩子中,有的成为了人民教师,有的成为了医生,有的像牛巧花一样,作为乡镇选调生参与乡村建设。而向宝林递过的热水、说过的鼓励话,始终是他们前行路上最温暖的光。

初心的“践行者”:让温暖“代代相传”

“这趟车是山里人的希望线,我守一天,就得让大家安心一天。”这是向宝林常挂在嘴边的话。

39年间,无论狂风暴雨还是冰雪严寒,向宝林从未缺席过一次值乘。2022年冬天,秦岭山区下了罕见的暴雪,铁轨被积雪覆盖,列车临时停靠在中途小站。向宝林顶着寒风下车查看路况,冻得手指发紫也没退缩,还一遍遍安抚车厢里的旅客,把自己的大衣脱给怕冷的老人,直到列车安全通行,他才放下心来。

这些年,向宝林累计安全行车超过百万公里。他不擅长讲大道理,却用一件件小事诠释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与初心。

铁路3.jpg

看到旅客行李太多,会主动帮忙搬运。遇到乘客晕车,他提前备好塑料袋和晕车药。连车厢里的扶手,他都会定期检查是否牢固。如今,他把这份坚守传递给新任列车长谷雨欣,手把手教她认老乡、记站点、解难题,就像当年老列车长带他一样,把爱心与责任一代代传承下去。

站台上,向宝林与老乡、学子、同事们合影留念,泪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转。

“我虽然退休了,但我离不开这条铁路,我的家就在宝成铁路的沿线,我还是这趟车的常客,会经常来看望大家。”向宝林动情地说。

39载春秋,他用一生的坚守,让公益慢火车的温暖在秦巴山区不断延续。这趟穿梭在大山里的列车,依旧会载着希望前行,而向宝林的故事,终将成为秦岭深处最闪耀的星光,照亮老乡们的出行路。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梁璠  /视频 受访单位供图

投稿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