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雪人 文/郝晓东
4107
寒冬岁末在心心念念的期盼中大雪悄然而至如柳絮般漫天飞舞最终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一瞬间千树万树梨花开大地也披上了久闻的银装雪是冬的使者孩子眼里是惊喜 是欢乐成人眼里是童心 是思念街道 公园 学校都沉浸在这场大雪带来的喜悦中堆雪人成了这场大雪中最大趣事不管孩子还是大人参与进来的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围上围巾戴上手套不管男女老少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尽情的享受这转瞬即逝的冬日美景你一把 我一把不一会洁白的
诗歌 4107
甲辰年春节的钟声离我们越来越近,这些年在外,一直没有回家,对家乡的记忆依旧停留在难忘的童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小时候没有玩具,家乡的那条河---西峪河,便成了我和伙伴们的乐园。家乡的西峪河源自于陈耳镇的西峪,所以叫西峪河,全长大约四十多公里,在上游也叫陈耳河、田门河,到了下游我们家这里才叫西峪河。最终在下游的河口村流入洛河。西峪河水一年四季水流潺潺,清澈见底,水清岸绿,河水无声无息的流淌,孕育了
散文 3432
晨曦,在峰峦上,闪耀着金光。吕河,一支特別的人群,正在整装。20余人男女队员,沿着平定河道,进行垃圾清理活动。让河道干净,河水更清,垃圾入箱。龙年,3月8日,是妇女节,又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半边天快快乐乐,嘻嘻哈哈,歌声飞扬。这儿,就是旬阳市,吕河汉江环境保护自愿者工作站。2018年11月11日,由市交通运输局,挂牌成立。在站长王孝文的带领下,40名汉江绿色,环境保护自愿者,同辖区居民携手,保障4
诗歌 991
我的老家,住在龙家河畔小尖山半山腰上,一出门就能望见那座高耸云天的大尖山。大尖山是相对小尖山而言的,它们是一对孪生姊妹山。龙家河垴有几座山,大尖山、小尖山、滚子岭都有看家本领护着老爷山。大尖山排行老大,个头又高,耸立在龙家河垴。父亲常说:“大尖山老实忠厚,常年守望着老爷山。”因而我从小就十分敬畏它!大尖山,一座矗立在龙家山水之间的壮丽山峰,远望它始终与天相连,与龙家河相依。如是晴天,它似擎举旭日出
散文 3453
常听人说,到公园里转二十分钟,是最有效的放松。我想,除去树木葱茏和百草丰茂,公园里肯定还有什么隐秘的东西,能使人在疲劳的境况下迅速“回血”。某个周六下午,我到兴庆公园散步,本来只想看看节令的牡丹,可公园里惹人耳目的东西太多了,除了牡丹,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四面八方传来的歌声。于是,我循着某个人的歌声,来到一处大树下面,大树周围站着一圈人,圆心处是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伯,他面前端放着一个和他一样高的手机支
散文 1768
谷雨时节,乡村的路旁和山上开满槐花,那洁白色的花朵一串串,一团团,一片片,绣满了槐树,美白了山坡。微风吹来,花絮随风飘拂,沙沙作响,香气四溢,沁入心脾,勾起了我对童年往事的美好回忆。记得老屋门前有个院坝,西侧有个石磨坊,围墙外有一棵大槐树。树根盘根错节,扎得很深;主干粗壮高大,双手合抱不拢;树冠生发无数枝杈,亭亭如盖,将整个磨坊和院坝庇荫其下。每到开春三四月间,槐树生发,满树银花,仿佛一个巨大的白
散文 2860
爷爷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候,土地被少数人掌控着,农民很难有机会获得自己的土地。爷爷有一双勤劳的手,却没有土地耕种。家中缺粮吃,常以野菜、榆面果腹充饥,空气中经常弥漫着野菜苦汁液的苦涩气味,爷爷就是在这种苦难的环境中生活,一天福也没有享过。穷让爷爷自卑了一辈子,只因他年少的经历,让他永远都无法自信。这些经历使爷爷养成了勤劳节俭的性格。他一生勤劳朴实,以种地为生,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他能凭借
散文 2162
我以前在文章中提到“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但有网友对此提出异议,并建议我到大直沽的天妃宫遗址博物馆看看。昨天,我和爱人专程去了一趟,果然收获不小,而且颠覆了我对天津历史溯源的认识。元朝定都于现在的北京城后,需要通过海上从南方大量调运粮食等物资抵达渤海湾,然后溯海河逆流而上,并在大直沽建立起转运码头,这里逐渐形成商铺林立的闹市,成为天津人最早的聚居区,政府还在此设立漕运管理部门,而且妈祖文化也伴
散文 2617
天津古文化街给我的印象就是热热闹闹、吃吃喝喝,因为每次去都会见到摩肩接踵游人如织的场景,地上的石板都被磨得水光溜滑,人们边逛边吃各种美食,有耳朵眼儿炸糕、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还有煎饼果子、面茶、熟梨膏。这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很有吸引力,可我已提不起兴趣,而昨天却误打误撞有了意外收获。前天游览了“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之后,我就惦记着再去古文化街的“天后宫”看看。昨天,我没沿海河边走,而是出地铁
散文 3794
1976年5月16日,我正式到安康铁路分局机务段筹备组报到,陈洪学因为在武装部义务帮忙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果然也如愿分配到机务段。我们两人都分配到运转车间当乘务员,职名是机车学习副司机,一级工,月工资36.5元,一年之后转为副司机,升为二级工,月工资42.7元。铁路路龄也从这天开始算起。同时分到机务段的还有王凌云和王选,分到检修车间当检修工;张安萍分在设备车间,她父亲是原安康地区行署专员张孝德。
散文 2203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