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小学 文/金子湖
9682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许多东西正快速地从我们眼前消失,而以前小时候的记忆却在无尽地疯长,想抹掉都难以抹去,又倍加珍惜起来。每回回在梦中,那些人,那些事,还有那所小学校。那时候的小学,比较红火。那时候,因为村里人都是在村子里,都是以种田为生,很少有几个人在城里单位和工厂上班,农村里一个大庄台接着一个大庄台,一家子正常都有五、六口人,最多地一家大概能有十来口人,所以村村都有一个小学校,都比较红火,不像现
散文 9682
西风呼呼,列车飞驰,三站已过。草木凋零落,气温渐冷,严寒来袭,谁与蹉跎?唯抱初心,坚强前行,把向开车任穿梭。冬天里,看冰花绽放,山舞凌罗。 北枝叶上飞蛾,水如玉,落霞美长河。往火塘边坐,疙篼火暖,共谈离去,思念良多。唤友呼朋,明年再赴,南下寻工盼合作。咏冬景,愿人间温暖,冬亦高歌。(来源:馨雨诗苑) 责任编辑:肖海娟
诗歌 3671
红苕香暖,火塘光映,围坐闲谈笑语。疙篼火里暖洋洋,驱尽那、严寒几许。 家常话起,温情脉脉,岁月悠悠共度。土家火意正绵长,迎新岁、亲朋相聚。(来源:馨雨诗苑) 责任编辑:肖海娟
诗歌 4509
小雪大雪天陕北是什么样子呢?清早母亲最先起来,在灶圪崂里拿出一把干豆秧在灶火口点燃,给我们小孩一个一个烤热绵袄,督促大家快点起来。拉开门掀起棉门帘,一股寒风迎面扑来,院子地上布了一层白霜,四周除了寒冷,静得一点声音也没有。这样的早晨只有男人们到沟底的井子上挑水外,一道沟里、河弯很少看到人影。寒冷的早晨吃些什么呢?大多数人家蒸窝窝、洋芋擦擦、熬米汤,有时还蒸些红薯。不管怎说,冬天人们不饿了,可以有选
散文 6032
冬未央 行走在窗前的阳光长驱直入照得屋内明媚如春 我置身于穿针引线的活计母亲在翻看王洁的《余生很好》说那个男的在外面有人了帐篷内安安宝贝心爱的布娃娃憨态可掬 俏皮的木偶站在阴影里沉思 阳光一点点移动我们慢慢退出光彩走过今天迎来明天 我们终将走向隆冬走向岁月深处美好不过在冬的深邃里憧憬未来 作者简介:白露,陕西扶风人,喜欢文字,一直是阅读别人的人,写成的字寥寥可数。走过春夏秋冬,文字仍是我心照不宣
诗歌 6568
进入秋收,父亲就抽空酿酒。从秋忙到冬闲,都是父亲的酿酒季。秋粮之中,最宜酿酒的是玉米。父亲要是选上哪块田的玉米用于酿酒,就先晾着,等把别的地块抢收完了才去管它。遇着秋雨连绵,地里的玉米棒子淋了雨、受了潮,竟然一夜之间发芽了,父亲却忙着为已经收回的玉米剥皮、脱粒,并不管地里的。有人发现了,着急了,去喊他,他却反问:“你闻到酒香没?”那人确实闻到了发酵的味道,便笑着点头。这时,父亲冒雨下地,把湿玉米掰
散文 6966
梅花匆匆仙谢,衷爱梦断神伤。情深深雪花舞,目泪泪如雨淋。雨蒙蒙溢离殇,魂翩翩灵永存。生自由逝自在,爱长常情永恒。作者简介:刘承印,陕西镇安县人,笔名在水一方。爱好文学书画,曾在镇安县政府办,财贸办,水利局工作,现任水利局驻西口回族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责任编辑:肖海娟
诗歌 4805
50、60后现在还会不会说话?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语言也同样在进步发展,特别是进入到网络信息时代以后,高效迅速的信息交流环境为网络语言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人们在网络信息交流过程中,网络新名词层出不穷,更加简洁、形象、生动,满足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表达需求。而网络交流的主体还是年轻人,这方面50、60后的老人由于不经常上网,显然已经不适应网络语言环境,甚至许多
散文 7980
萧长安和徐慧英把家里断舍离的东西往小区中心广场一摆,又引起不小的轰动。大家互相传话:“快去中心广场看看,萧长安也在花园摆摊了。”“他穷疯了么?曾经是那么大的领导,也沦落到变卖家产的地步了吗?”“你瞎说什么呀?人家是做慈善,把家里用不着的东西拿出来送人分享,做好事哩!”“哦,还有这事,快去看看。”有人直接问萧长安:“老领导,您这是干什么呀?这么些好东西怎么都不要了?”萧长安笑笑说:“都是家里多余的东
小说 5938
老年学员送来的参展作品经过宋剑这么一一点评,大家都用跟孩子们学会的网络语言说“涨姿势(知识)”了。参展的摄影作品还在挑选中,老年大学舞蹈班、模特队、书法班的学员就集体来找萧长安,说:“老校长,都在老年大学学习,您办事要公平,可不能偏向啊!”萧长安有点莫名其妙,问:“怎么啦?有什么事做得不够公平啦,我们闻过即改!”“您最近只管张落着办摄影展了,我们也有才艺要展示展示呢!”“是啊!您来我们老年舞蹈队看
小说 542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