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林秋思 文/张利平
877
“柿林寻芳九月中,落霞霜叶一色同;人间仙境何处是,红灯盏盏照太平”。时令已过霜降,山野一片萧条,唯有满树的柿子如灯笼一般发出喜庆的红光。看着这一树树柿子,我又仿佛回到了童年。记得小时候家里经济困难,缺少粮食,每到秋季,午后放学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三五成群一伙,手提草笼,肩扛竹竿,满坡驾岭的串蛋柿树,只为填饱饥饿的肚皮,常常在太阳快落山时才记得自己的任务是打猪草,于是急忙跑到沟畔或河边,胡乱拽些猪草
散文 877
由于工作关系,我曾在城乡结合部一个村子担任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当时上级要求第一书记每月要遍访贫困户,记得那是六月的一天下午,我和村上的几名干部走访完该村的五保户老南,出门正好经过另外一家群众的门前,这家门锁着,家里没人,突然涧楞上一株杏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只见太阳照在树叶上闪闪发光,满树的杏子黄澄澄的在树叶间探头探脑,十分诱人。我们几个不约而同的停下了脚步,支书宏哥说,这家是我的远房老表,随便吃
散文 901
53团文艺宣传队当时在整个铁道兵部队都是赫赫有名的,队里聚集了一批相当专业的文艺人才。能到这样一个准专业文艺团队来接受艺术的启蒙和熏陶,是我意想不到的。团宣传队是在安康五里铺团部旁边的营房里,和我一起来的还有一个73年的山东籍新兵梅立军。到了宣传队见到了一批在新兵训练时观看过演出的心目中的“明星”“大神”:表演口技的湖南兵黄德才,笛子独奏的四川兵周秀培,琵琶独奏的浙江兵吴耀,总演高大上的英雄人物的
散文 799
53团4中队修建的安康月河大桥新兵训练结束,我们从武功又乘军列前往部队。现在的军列都是征用旅客列车运送兵员,那时铁路客运运力不足,运兵军列都是用那种叫做“闷罐子”的货运棚车,一节车厢塞进去四五十人,里面铺上稻草,就睡在车厢地板上,每节车厢上面有四个透气的小窗,高得人都够不着,坐在车里根本看不到车外的风景。车厢里当然没有厕所,角落里放了一个桶,用来解决小解问题。车厢中间的两边车门锁住一个,另一个留道
散文 902
注:老了就开始再回首、忆往昔、念老友。在一个微信群里与阔别近半个世纪的老友“重逢”之后,就开始陆续写了一些回忆往事的短文,于是一发不可收拾,不知不觉竟然回顾了自己一生。近日重新整理修改后再发到我的公众号,便存入云端,随时可查可阅,对自己、对家人也是一个交待。如有叨扰,请忽略不看。也不知道武功陕西农科院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空房子,能驻下整整一个团的新兵。我们连住一栋平房,一个班12个人住一间,全是打地铺
散文 761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乾隆爷死后15天,和珅便被嘉庆帝赐死,从他家中搜出价值十亿两白银的金银珠宝,相当于清政府15年的财政收入总和,着实让嘉庆的手头宽裕了不少。那和珅将如此之巨的珍宝藏于何处?他又是如何敛财的呢?让我们走进恭王府,一探其财富密码吧。恭王府是京城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王府,其由和珅历时9年时间精心打造,待和珅归西后,交由庆郡王使用,后又转到恭亲王奕訢名下,由此得名“恭王府”。恭王府
散文 915
从小,我就骑在父亲的肩膀上,长大后,年迈的父亲却一直挺着背给我撑着。父亲,从小把我养大成人,到老时:却操心我成家立业。当父亲连走都走不动时,那一天,他无奈地对我说:“我找不到钱了!”听着父亲哽咽的声音,我一直知道父亲在努力地撑着。他有时疼得上气不接下气,他也要背着药箱走2公里的路程去摆地摊。他本可以休息下来了。因为他已经有70多岁了!再加上他身体一直不好,我时常对他说:“不要再为我操心。”我说出那
诗歌 959
麦儿黄,心儿慌旋黄旋割,杜鹃声声忙清晨曦,沃野尽带黄金甲人磨镰,披挂上阵马蹄扬过二日,农人喜天下粮,已满仓三秦麦儿欢收麦一词,划开了儿时的记忆,陕西雍地的农人,一般在四月中旬开始准备夏收农具,父亲从堆放杂物的闲房中翻出去年用过的农具,该修的修,该换的就等到集市上去置买新农具。当地俗语:“杈把扫帚牛笼嘴,四月十八走横水”(小镇),方圆百里,最大的古会集市,主要买的农业用具。不知不觉,槐花飘香,又到了
散文 1270
谢谢网友炎黄春秋发来的神河中学照片那天在家突然接到荆成义同学电话,说是正和张其田同学在一起聊到我。前不久我给其田发去短信,他没有回复,将我的手机号告诉了成义,于是成义这才打来电话。其田也解释说他不怎么使用短信。我还在安康的时候曾和成义同学有过联系,那时大家都没有手机,互相保留的还是办公电话,现在早已打不通,因此多年已经失去联系。挂了电话,我赶紧保存了成义的手机号,并建议他牵头建一个神河中学老同学的
散文 2169
仰天一叹故园衰,悠悠往事怎忘怀。漂零半生功难成,初心无改鬓毛白。汝河万古青山在,市井烟火不再来。久居华都心未暖,倦鸟归巢乡音蔼。作者简介: 李向宝,男,生于1968年12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长期在党委办公室和国企综合管理部从事文秘和管理工作。系商洛作家协会会员,商洛音乐协会会员,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喜欢文学,爱好写作,曾有多篇散文在《商洛报》《华商网》《世界文学》《陇源文学》《旬阳人网》
诗歌 289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