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七十晚 夕阳为霞尚满天 ——记原陕西广播电视台记者冯建喜的励志人生 文/龚建华
3519
2024年4月15日,是退役军人、从陕西省广播电视台记者岗位上退休的冯建喜先生70岁的生日,因为他在岗工作时爱岗敬业,为民鼓与呼,退休后热爱家乡,情系三农,为民办实事,而深受家乡的乡亲们爱戴。2024年4月15日这一天,他的家乡铜钱关镇天宝村的乡亲们,自发为他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生日庆典活动,以褒奖他在人生旅途中所做出的工作成绩。退休前,冯建喜作为一名记者,从事着充满挑战的职业。肩负着传递真相,监督
散文 3519
11师的文体活动非常活跃,1975年除了举办部队文艺汇演之外,还举行排球、羽毛球比赛。为了积极准备参赛,团里从连队抽调一些有特长的战士在团部政治处前面的大礼堂集中训练。记得参加羽毛球训练的几个战士都是我们73年同年入伍的,有个汽车连1个铁道兵2师的子弟,我们还是新兵连同一个排的,忘了叫什么名字了。没下连队采访的时候我常去看他们打羽毛球。小时候我也打过羽毛球,只是玩玩而已,球越打越高,只要球不落地能
散文 4074
回到装卸4班一个月左右,忽然一天接到通知,让我到团部政治处宣传股报到,这次又是助勤,不过不再是宣传队,而是团政治处新闻报道组。虎什哈镇53团团部旧址报道组没有正式编制,是隶属团政治处宣传股的临时单位,从连队抽调来有一定写作能力的干部战士组成,主要负责全团的新闻报道工作。我来报道组的时候,组里有三个人,一个是湖南籍的王排长担任报道组长,一个是姓罗的68年福建籍战士,还有就是新来的我。在团部我和宣传股
散文 4156
春醉镇安桃李芳菲祥云绕,枝头如炬柳絮飘。玉兰蕊艳海棠娇,杜鹃紫荆红姿娆。象园茶香春景浓,水绿山青展春容。春醉镇安如画中,朝朝暮暮乐逍遥。春山镇安最是一年好春景,踏青赏花正当时。春山镇安,齐赞好。塔云仙山问道、木王花海竞走、云湖古镇漫步,金台佛光照,象园茶飘香,三五星镇美,小城春靓丽,信天游。云湖景幽,河湖水绿,桃湖鱼跃,天湖蓄能,海裳云海,阳山赶牛,桃李兰芍呈彩,木王杜娟蕊红,繁花春景,乐悠悠。秦
诗歌 5058
安康老街红卫兵全国大串连停止了,但是安康城里“文化大革命”的火药味却越来越浓了,各种名目的“造反派”组织纷纷成立,并且逐渐形成对立的两大派组织。一派是“安康红色造反第三司令部”,简称“红三司”,下设工、农、商、学(红卫兵)、文卫等8个总部12个兵团。一派是工、农、商、学(红卫兵)、文卫等六大造反总司令部,简称“六总司”。两派针锋相对,势不两立,都号称自己是“造反派”,指责对方是“保皇派”。学校这时
散文 4016
串连回到学校,学校依然还是很乱,一点也没有恢复上课的迹象。事实上从1966年第一学期开学一个月之后,直到我们1968年初中“毕业”,都再也没有回到教室上过一节课。山里的孩子一旦走出大山,就被外面的精彩世界深深地吸引住了,总想有机会再到外面去看看。这时我们听说还有许多同学依然在外地串连,都没回来,我立刻又坐不住了。于是我约上小学、初中都同班的罗建政同学,他又约了另外一个同学,我们准备三个人一起再次外
散文 4156
从西安到延安500多里路,我们背着背包又走了8天半。这一路比起从安康去西安的山路要好走多了,基本都是沿着公路走的,道路平坦,视线开阔,我们走着不但不觉得累,还很兴奋,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唱着当时到处传唱的革命歌曲,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流行歌曲。上到黄土高原之后,有一天的路程如果还是走公路,公路是顺着原上的沟堑走了一个大拐弯,绕道很远。我们看地图有条近道小路可以直接下到沟底,再翻过这道沟堑到原上,可以少走2
散文 4725
故乡的云天高行流云 有晴也有阴虽分必将合 不分远和近南来又北往 东送西远行血脉根连根 都是中国人莫叹风尘苦 独木难成林休怨人情冷 将心来比心众人来拾柴 顽石炼成金天飘故乡云 落地化甘霖催开花万朵 叶落须归根横扫谋独云 祖国处处春奉献爱与情 传承享天伦齐把家国爱 一统必复兴紫荆花赞紫荆花艳红 花絮满山间万紫映山川 粉霞如云烟花树山连山 花绽绿水欢花妍翠青山 大雁翔蓝天云雾花上飘 人随花儿追追过片片山
诗歌 5163
我本平头百姓,一生只喝茶,不品茶,那时为了柴米油盐,也没有时间亦无心情品茶。渴时,抓一把满山跑,也就是黄芩连翘柴胡没胡梨什么叶子都有的土产茶叶,从大桶子锅里舀一马杓滚水,洋瓷缸倒满,"嗞"的一声,黑碗一扣,等个半响,端起咕嘟嘟一喝,那个劲要多爽有多爽,汗也没了,话也多了,多少忧愁熬煎的也弄得不见了。后来进了城,坐了办公室,没有了桶子锅、大马杓,每天上班打满两壶开水,交两毛钱水票
散文 4905
串连从安康县城中渡口坐渡船过汉江就走进大山,我们按照学校发给的一张油印的路线草图行进,每天背着背包行进八、九十里山路,最多的一天走了110里路。所谓山路,应当是当时不能通行车辆的村道、乡道。乡间岔路很多,都是一米左右宽,很容易走错。串连队的同学中间,就我爱主动向老乡问路。见到年纪大的我都礼貌地尊称大爷、老伯,年轻一点的就叫大哥、老乡,问清前面该走哪条路?还有多少里?之后,我便招呼大家该怎么走,前面
散文 2342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