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往事(18):初进省城 文/李康平
2328
小时候只听说省城西安是当时全国八大城市之一,到底有多大,其实并没有确切的概念。等山里的孩子第一次走进西安省城,比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还要令人目不暇接,万分惊讶!第一次见识了省城西安到底有多大、多繁华、多漂亮!第一次见到十字路口的红绿灯,第一次见到公共汽车,第一次见到高楼大厦,第一次进公园、动物园,甚至是第一次脚踩在水泥路面的大街上,而且还有专门给行人步行的人行道……这些当年安康都没有,没有红绿灯、没有
散文 2328
翻看微信朋友圈,旬阳市段家河镇开的如云似霞的樱花在视线中汹涌而来,心头流转过的那些亘古至今的词阙,瞬间被春蕾惊醒,在这一刻,忽有笔墨染春风的意动。不如见一面,哪怕就一眼,那就去段家河看看樱花吧!在一个斜阳洒遍春山的午后,一行人匆匆抵达段家河镇的薛家湾,弯弯如彩虹的小路把一个阔别故乡已久的游子,慢慢地引入了家乡的怀抱。近乡情更怯。捡起一片落樱,就像忆起了往事,心头有片刻的失意之感,落花,总是教人伤感
散文 2357
1966年10月18号,我们的大串连从安康县城出发,开始了我一个12岁半的中学生的“长征”。我们串连队同学都是一身当年红军战士长征时的打扮:每个人背一床被子,像红军一样地打成背包,挎一个书包、一个水壶。还专门买了绑腿,从脚踝缠到膝盖以下小腿上。还买了一双棕袜子,说是翻秦岭有雪,穿上棕袜子不会冻脚。串连队里我的年龄最小,其他同学都比我大两、三岁,所以我什么心也不操,也就什么也不知道,队长说什么时候走
散文 2650
前篇发出之后,仓库连和我同年入伍的山东籍战友翟文全在战友群里回复说:“康平战友你好!我看到你写往亊回忆连队生话,写的真实而精彩。我记得清楚的是,我们四、五两个班装卸水泥的时侯,你那高大身体肩扛两袋水泥,同时两臂还挟两袋水泥。在承德装粮食的时侯!你总是捡最大的袋子扛,把小的让给我们休弱的扛。这都是你高尚的军人丰采和咱们党员吃苦耐劳的精神。”谢谢文全老战友! 当年我们一起摸爬滚打的部队生活结下深厚的战
散文 1111
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北京身穿绿军装,佩戴红卫兵袖章,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并且再次表示支持红卫兵运动。后来又连续7次接见红卫兵,共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1300多万。毛主席前两次接见红卫兵的时候,我们正在放暑假,影响还不算大。开学之后,毛主席又在9月15日、10月1日连续接见红卫兵,在全国大中院校引起强烈反应。大概是上面有通知,国庆节过后,我们学校也开始有组织地推荐学
散文 2678
从1966年算起,“文化大革命”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前的事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了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历史学者、专家对文革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无数亲历者对文革往事的回忆更是浩如烟海。然而,从文革开始时才12岁的一个孩子的视角来回忆文革往事,没有“主义”、“路线”之争,也没有“阶级”、“派系”之分,不同于官方正统
散文 3809
上篇写完,我的儿时好友李明立刻发来微信问,还有拐枣、沙果、垢甲糖怎么没写?还真是疏忽了。回忆儿时喜欢的安康吃物,怎么能少了拐枣、沙果、垢甲糖?说实话,我对拐枣的记忆有限,于是上网求助百度搜索了一下“拐枣”,立刻显示出“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2,760,000个”,仅百度百科对“拐枣”的专业性解释就有数千字。我立即打消了百度求助,还是回归我儿时的本真回忆,那怕有限,但总要有趣。拐枣是儿时的一种非常廉
散文 2789
农历1924年3月初三,父亲诞生在陕西米脂李兴庄普通农民家庭。抗日战争年代参加革命,奋斗终生。文革期间曾下放陕西旬阳县神河区和旬阳县政府工作。2021年10月13日17时36分在北京香山医院去世,安葬于北京昌平十三陵之德陵公墓。父亲诞辰百年之际以辞为祭。父亲驾鹤,西去不返。儿女哭别,动地惊天。回望慈父,终生革命。不忘初心,坚定信念。就读米中,大学延安。廿岁工作,初在志丹。廿四土改,入党提干。后至户
诗歌 3204
青树春景堤路柳絮飘,蟹塘起青波。鸭戏鱼畅游,桃妍醉红云。紫燕檐下唱,喜鹊枝欢鸣。春雨润田绿,鱼米牛羊丰。青树闹春耕松翠柳绿鸟鸣啼,溪水静平鸭鹅游。虾塘鱼坊惊鹰雁,高山棚菜闹春耕。雨润山绿风送春雨来,润物细无声。穿林飘水中,柳絮醉烟霞。作者简介:刘承印,陕西镇安县人,笔名在水一方。爱好文学书画,曾在镇安县政府办,财贸办,水利局工作,现任水利局驻西口回族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长。本期编辑:刘萧姣
诗歌 2671
此篇的主题是水果,这当然是儿时的最爱了。我们这一代人正好成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资匮乏、食品短缺的困难时期,当年对食品的欲望和追求的记忆刻骨铭心。唐朝诗人杜牧《过华清宫》一诗有著名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说的就是唐玄宗用快马日夜兼程从南方为杨贵妃运送荔枝的事。如今任何一地市面上随时都能买到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盛产的各色各季新鲜水果。而我们小时候交通不便,只能吃到当地水果。有一年父亲到
散文 366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文、视频、音频等资料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网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版权所有 © 今日瞭望网(www.jrlw.net) 本站法律顾问 陈睿律师 ICP备案/许可证号:陕ICP备2023000076号-3
人物专访问,发稿宣传:19891525369